青銅雕像的地域特色

與中原地區相比較,江南,西南,晉陝蒙及西北甘肅等地域的青銅文化在各個曆史時期都各有特色,它們既受到不同程度的中原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創造了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燦爛文化。這些特色在青銅造型上也充分表現了出來。

夏文化周圍分布著一些方國或部族的文化,但青銅器發現極少,只能透過一些陶器制品略窺其造型。如北方內蒙的夏家店文化,以赤峰為中心散布的石砌城堡很有特色,其陶器有 ,罐, 造型古拙,加上布滿全器的彩繪,直透出一般超現實的古樸神韻。

商朝時期,南方文化以湖南沅湘地區最為典型。這一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名器極多,其中一部分器形紋飾與中原相似,但又有不同,另有一部分為本地特有,如很多青銅樂器,其中銅鐃最為有名。這些青銅器以動物造型出彩,或以動物、人面為主體紋飾,如大禾人面方鼎,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寫實風格,動物和人物造型十分逼真,看起來十分親近、自然,這與北方中原文化中的神秘、怪誕、抽象化、幾何化特征截然不同。

沅湘地區雖然也尊神事鬼,而且巫祀盛行,但從這些青銅器包括樂器看起來,南方對待神的方式有一些差別,南方是寧靜的,自然的,娛樂性的,不像北方那樣莊重、嚴肅、神聖,所以造型都取法自然,這可能與南方禮制色彩較淡有一定關系。

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南方各地特別是楚國青銅鑄造技術及器具的精美程度呈異常突起之勢,在許多方面遠勝中原,如吳越的兵器,楚國的編鐘,失蠟法的熟練應用,構成了南方青銅的亮麗特色。

楚國青銅器首先表現出重水器的組合,這與中原商禮器重酒、西周早期重食、春秋時"鐘鳴鼎食"的組合大不相同。其次,楚吳趙三地在造型上追求實用,花樣繁多,追求美觀,沒有中原青銅器過於凝重、莊嚴、神秘的色彩。楚銅器中還有大量獨創的造型,如盞,這種器形後來流傳到了包括中原在內的廣大地區。

楚器的主體紋飾也自有特色,它創造了式樣最為豐富的龍紋,包括龍的變體紋如蟠 紋,龍紋,龍鳳紋等,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曾侯乙墓出土的盤尊上,各種大小龍紋達上千種之多,有鏤空龍紋,尖浮龍紋、蟠繞龍紋、立體龍紋,簡直是一片龍的海洋,它運用了平雕、淺刻、圓雕、浮雕、高浮雕等各種技法,使用範鑄、石蠟、焊接等鑄造手段,形成高低錯落、繁而不雜、多而不亂的壯觀景象,令人歎為觀止。此外,楚國銅器的銘文特征也很明顯,一為美術字體,一為藝術化的鳥蟲書體,展現出流麗奇詭的楚國風貌。

巴蜀青銅器以兵器最富特色,劍均作柳葉形,扁莖,無首,柄上兩穿,用來裝柄;另一種寬且長,往往鑄刻虎紋、心紋、手紋。戈的形制也與中原不同,如戈穿的形式呈桃花形、菱形。巴蜀銅器中禮器很少,有銘文的銅器也極少見,部分器上有一種特殊的文字,被稱為"巴蜀圖語",至今尚未能夠釋讀,在戰國中期以後這種文字漸漸消亡。

商代晉陝蒙高原上生存著很多方國,如 方,鬼方,土方等。這些地區發現的遺址文物反映了古代草原畜牧文化特有的風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帶有動物或以動物為裝飾的青銅器具,以刀、劍、勺為主,這些器具的手柄上都飾以各種各樣動物的頭,如馬首刀,蛇首刀,羊首勺,虎飾匕首。此外,一些生活器具造型也與中原有別,如帶鈴的觚,直棱紋簋三足盤。這些器形可能為仿商式造型。

這些青銅器在北到鄂爾多斯高原,南至關中平原北緣的黃河兩岸均有發現。據殷墟蔔辭及一些文獻看來,這些青銅器應屬於鬼方等方國的文化產物,具有北方遊牧民族草原文化特有的風貌。

相關鏈接 >>

      1:青銅的簡介

      2:青銅時代

      3:青銅的文化


上一篇:青銅雕像的種類

下一篇:青銅器的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