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的鑄造和裝飾工藝
商代以前的鑄造工藝都是渾鑄法,即一次性澆鑄成型。該法分三個方面:合金、制範、澆鑄。
合金就是根據所制器物的需要將銅和錫按一定比例配合在一起,放在熔銅爐中加熱熔化成青銅溶液,即可用於澆鑄。合金不同配比用於何種青銅器是有不同的,如越王勾踐劍的比例中,銅為80%,錫占20%。
制範是制作陶範。先制模,就是先用泥土做出一件與將要鑄造的青銅器同樣大小的模型,紋飾和銘文也要同時在上面刻好,然後陰幹、烘烤使其堅硬。
接著翻制外範,用水與細紗、泥土及切碎的植物莖杆調成泥漿,抹印在泥模上,待泥漿半幹之後,用刀分割成幾塊取下,陰幹再烤硬,就成為外範。
內範的制作是用泥土照泥模形狀減去器壁的厚度做成,內壁如有銘文,還需將銘文反刻在內範表面。陰幹烤硬後,將內範和外範組裝在一起,用繩索捆綁固定,再用厚泥包裹,留出澆鑄銅液的澆口和排出範內空氣的孔道,此時內外範之間的空間就是欲鑄青銅器的形狀。
最後一步是澆鑄,將青銅溶液從澆口注入合範之中,銅液冷卻後,拆掉內外範,再打磨修整,即告完成。
商代出現了分鑄法,也就是將器體和附件分別鑄造,分鑄法又分先鑄法和後鑄法。
春秋以後,又出現了兩種新的鑄造工藝:失蠟法和焊接法。失蠟法又稱熔模法,先制出蠟質的器物模型,再浸塗專用泥漿成為泥模,幹燥後烘烤,使蠟熔化流出而成為器範,再澆鑄青銅液即成。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銅尊盤,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銅禁等,造型精美,紋飾繁縟,令人歎為觀止。
春秋時期開始流行的焊接技術,是從分鑄法發展而來,即將鑄件各部分分鑄再焊接即可,一般有銅焊、錫焊、鉛錫合金等焊料。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龍鳳方案,即采用了多種焊料。
春秋除了這兩種鑄造工藝,還有錯金銀、包金銀、鎏金、刻鏨等新的裝飾技術。錯金銀的方法為:在鑄器上鑄出勾槽,再鏨鑿,然後將加熱的金或銀絲錘打或擠壓入槽,然後拋光。如著名的鄂君啟節上的銘文,或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欒書缶,河南輝縣出土的馬首轅裝飾,都是這種工藝的精品。
青銅兵器的鑄造工藝技術尤其值得一提,春秋時期,步兵作戰多於車戰,以近身格鬥為主,刀劍一類的短兵器更實用。劍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常見的兵器,而以吳越之劍最為精良,在當時就名聞天下。《周禮•考工記》認為:"吳越之劍,近乎其地弗能良也,地氣然也。"意思是說離開了吳越之地就不能鑄造出這樣精良的寶劍了。據說名匠歐陽子鑄造了五把寶劍能削鐵如泥,其中一把流失,最終為楚王獲得,秦王求之不得,竟然興師伐楚。歐陽子的同門師兄弟幹將、莫邪夫婦在曆史上更是非常有名,他們鑄劍規模很大,並已使用了一種皮革制成的鼓風工具—— ,至今留存有赤鑄山、試劍石等遺址。
吳越青銅劍現在已發現了大約二十多把,全都是稀世珍品。其中勾踐劍體兩面都飾有菱形暗格圖案,刃薄而鋒利,劍首內鑄有八道極其精細的同心圓圈,劍格兩面鑲嵌有藍色琉璃和綠松石,近格處有兩行鳥篆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此劍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仍寒光閃爍,劍氣逼人,毫無鏽蝕,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經過檢測,劍體、內芯、刃部和劍格各部位的合金比例均不相同,采用了複合金屬工藝,即兩次澆鑄使之複合成一體,而這種複合金屬工藝在世界上是到近代才開始出現的。此外,劍格的表面菱形圖案也采用了一種化學方法鍍表,並經過了特殊的防鏽處理,這都表明了當時吳越鑄劍技藝的高超。
技術方面值得一提的還有秦國的兵器制造及其車馬器。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兼並,秦國為了保證軍事裝備上的絕對優勢,應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大量生產冷兵器。秦國生產的弩機,零部件和規格均相同,還可以互換,這種標准化作業就可以大規模分工生產,同時又便於迅速補充和維修零件。
秦國兵器中的劍、戈、矛、鏃的表面光潔度十分高,顯然是經過了嚴格細致的錯磨與拋光處理,而且具有相應標准化的拋光設備、技術和管理。秦俑出土的劍矛等兵器,雖在泥土中埋藏了2000多年,但仍然光亮如新,不鏽不蝕,鋒利無比,經過一些現代檢測技術分析,發現它們表面竟鍍有一層用於防鏽的含鉻2%、厚度1%毫米的鉻鹽氧化膜,在國際上,這種技術直到1937年才由德國人發明出來申報了專利。
秦人制造的車馬器也堪稱一絕,秦陵曾出土1號、2號銅車馬,其中2號銅車馬通長3.17米,車高1.06米,套駕四馬,車輿分前後兩部分,平面呈凸字形,系秦始皇生前所用車駕的真實模型,人、車、馬均按二分之一的比例仿制,全車有零部件3462個,采用了嵌鑄、鉚接、焊接、銷釘等技術,結構異常複雜,總重量1241公斤,其制造工藝代表了秦代乃至我國古代青銅制造的最高水平。
相關鏈接 >>
上一篇:青銅的造型的時代特征
下一篇:青銅的鑄造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