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食器)

食器可分為飪食器與盛食器兩大類。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簠、盨、敦、豆、鋪、盂、盆等。

飪食器和禮器。流行於商代至戰國時期。商代鬲的造型仿新石器時代陶鬲制成,器身較高,兩直耳立於口沿上,侈口,圓腹,腹下部做成中空的袋狀,以便烹煮時擴大受火面積,腹底有3個錐形短足,花紋簡單。商中期後,鬲身開始裝飾精美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時,袋足逐漸蛻化,器身也由豎高向橫寬發展;還有方鬲,下部有門可以開合。西周中期後出現附耳,有的口沿外侈無耳,晚期部分鬲為蹄形足。春秋基本沿襲西周造型。戰國晚期後銅鬲消失。

西周中期後,鬲除炊粥外,也作為祭器陪鼎使用,一般以鬲二、四器與列鼎三、五組合。

飪食器和禮器。流行於商至漢代。造型以圓腹、雙耳、三足為主,腹用以盛魚肉等食物,耳用鉤鉤起或用棍棒抬起鼎體。商早中期,鼎為小直耳、深腹、短錐形足,其中一耳與一足在一條直線上,一耳在另外兩足之間。鼎體較薄,花紋簡單。商後期至西周早期鼎腹稍淺,兩耳稍大,三足變為圓柱形,兩耳位於三足之間,胎體厚重,花紋精美,這一時期也有分襠鼎、四足方鼎和扁足圓鼎。西周中後期,鼎開始出現附耳、獸蹄形足。春秋時則均變為附耳,蹄足,鼎身漸薄,出現鼎蓋。戰國後期,鼎胎更薄,蓋上加環,可翻轉過來用作盤,鼎身紋飾細碎。秦漢時,鼎為素面,器型沿襲戰國式樣,有的鼎足做成熊足狀。

商周時期,鼎不僅是實用品,也是奴隸主貴族身份和權勢的象征。鼎的使用有著嚴格的制度,不允許隨意僭越。等級越高,使用鼎的數目越多,反之則少。禮書記載,西周時,天子用九鼎,分別盛放牛、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平民和奴隸則不能用鼎。

盛食器和禮器。流行於西周至戰國時期。作用與簋、盨相同,用於祭祀時盛放煮熟:的飯食。造型為長方體,口部外侈,上大下小,四壁斜直,平底。腹壁外有兩耳,下有四面做出缺口的方角圈足或四短足。

簋,又寫作匭、朹,盛食器和禮器。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繁縟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首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弇口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商周時多數簋體形厚重,飾饕餮、雲雷、乳釘等紋飾,少數為素面或僅飾一二道弦紋。春秋時期,簋的銅胎變薄,花紋細碎,有的簋蓋鑄成蓮瓣形。戰國以後,簋極少見到。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盛食器和禮器。流行於西周中後期。作用與簋相同,都是放置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具。造型為橢圓形或圓角長方形,斂口,鼓腹,兩側有獸形耳或附耳,下有圈足,有的在圈足下附四個矮足。帶蓋,蓋上有四短足或凸起的圈足,可翻轉過來仰置食物。

飪食器和禮器。流行於商至漢代,造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於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鬲足間可燒火加熱。商代覷多為圓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狀腹,腹下設錐是足或柱形足,器體厚重。商早期花紋簡單,晚期多用獸面紋裝飾。西周除沿襲商代形式外,還出現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開,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時還出現了長方形甗。春秋戰國時,器身變薄,袋足消失,許多器物不再用花紋裝飾。甑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體的,春秋早期以後則多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較深,比例上略大幹鬲部,多為立耳。西周的甗則甑部與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較多。西周中期開始出現方甗。春秋以後,甗的甑部多為大口斜腹的式樣,即甑的底徑要大大地小於口徑。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卻是在一個長方形鬲部上置3個甑,這僅是極個別的特例。除實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還是禮器,與鼎、簋、豆、壺、盤、匜等組成成套隨葬品。

盛食器和禮器。源於新石器時代的同名陶器,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最早用於盛放黍稷,後演變為專門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的器物。豆的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時豆多淺腹,粗柄,無耳,無蓋。春秋戰國時豆的形制較多,有淺盤、深盤、長柄、短柄、附耳、環耳等各種形狀,上有蓋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豆身常見紋飾有蟠螭紋、蟠虺紋等。使用時,豆也常以偶數出現,按尊卑長幼,亦有數量多少之分。

盛食器和禮器。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基本造型為圓腹、雙環耳、三足或圈足,有蓋。器身常飾有環帶紋、蟠虺紋等紋樣。

相關鏈接 >>

      1:青銅器(兵器)

      2:青銅器(樂器)

      3:青銅器(酒器)


上一篇:青銅器(水器)

下一篇:青銅器(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