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銅鏡)
中國銅鏡起源較早,被確認最早的三件銅鏡屬距今四千年的齊家文化。
夏、商、西周早期也有銅鏡發現,隨後西周春秋時期的銅鏡得以確認。這時期的銅鏡都是圓形的,背面有很窄的鈕,並有幾何形或鳥獸形裝飾。
戰國兩漢時期,銅鏡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成為極其重要的,富有特色的一種藝術品。此時的銅鏡背面常有各種不同的鑄塑裝飾物如虎、龍等。還有的銅鏡鑄有篆書陽文,這對我們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史有參考作用。
唐代是銅鏡制作的又一個鼎盛時期,平脫鏡、螺鈕鏡、金背鏡、銀背鏡屢有發現,紋飾題體豐富多彩,制作水准極高,一些保存較好的唐鏡仍能光潔如初,唐以後銅鏡制作開始走下坡路,五代北宋就基本上見不到銅鏡流傳了,這可能與玻璃鏡制鏡技術的輸入及流行有關。
銅鏡是古人用來照面飾容的日常用具,在我國流行了數千年,直到清代玻璃鏡普及後才退出了曆史舞臺。銅鏡既是實用器具又是精美的工藝品,被視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珍品,曆來受到古玩收藏者的垂青。
齊家文化至南北朝銅鏡
從齊家文化到西周時期的銅鏡,合金均為青銅,質地粗糙。鏡全為圓形,一般直徑為6至7厘米;厚為0.2至0.4厘米。鏡紐較小,且多為弓形紐,無紐座。鏡背面光素無紋飾者居多,而有紋飾者以幾何紋為土。
戰國銅鏡的制作特點是形制輕巧,多圓形,少數為方形。鏡的厚度在0.1至0.8厘米之間,直徑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間。鏡紐多為細小的弓形紐,紐上也常有幾道弦紋。紐的周緣常有圓形或方形紐座。圓形鏡多為素卷緣,方形鏡有較寬的邊沿。戰國銅鏡不鑄銘文,但花紋樣式極其豐富多彩,除素面的外,也有單層或雙層花紋。
漢代銅鏡較之戰國銅鏡要厚重。除氧化"黑漆古"外,銅鏡的表面多呈銀灰色、紅色鏽。鏡紐主要為半圓形,十分規整。東漢時期鏡紐又加高加大。均有紐座。鏡緣多為寬厚緣,邊厚向內微坡。漢鏡紋飾有別於其他時代的紋飾,乳釘紋經常用作裝飾,有尖乳、圓凸乳和中心下凹的乳釘。另外,銅鏡邊緣蔔的鋸齒紋、雙線紋、雙線三角紋、流雲紋也是區別戰國和唐以後銅鏡的重要標志。漢鏡銘文減字、減句、省筆略畫現象普遍,這種現象在唐以後的銅鏡銘文中是很少見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銅鏡均為圓形,鏡正面明顯外凸,呈弧形,背面內凹。胎質較漢鏡要輕薄,鏡體也大為減小。南朝還出現了小型鏡,一般直徑為5厘米左右,鏡紐最大特點是矮扁,頂部盡平,銅鏡紋飾主要沿用漢鏡的風格。
隋唐銅鏡
隋鏡鏡面大,壁厚,最大直徑達33厘米,造型均為圓形。半圓形紐,較唐鏡要豐滿,皆有紐座,多為連珠紋和柿蒂紋。鏡緣高平向外略有斜坡,緣內側多飾鋸齒紋一周。隋鏡紋飾繁縟工整,圖案多四方配置,講求對稱,並設置有界格,大致可分為3類,即四獸紋、十二生肖紋及四神十二生肖紋。
唐鏡外觀厚實,表面多呈銀白色、黑褐色(俗稱"黑漆古")和深綠色(俗稱"綠漆古")。造型除傳統的方、圓形外,又創新出了八瓣菱花形、八瓣葵花形、委角方形、亞字形、八棱形。鏡紐以半圓形紐為主,並有獸形紐、方形紐、樹枝形紐。鏡緣多呈斜面內傾,並飾花紋。唐初,鏡緣裝飾有忍冬、卷草紋;唐中晚期,多飾水波紋、重瓣花紋、花枝紋和流雲紋等。唐鏡背面的裝飾圖案,偏重於自由寫實或故事,表現手法也由繁亂紛雜而轉為清鮮優雅。唐初期,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造型豐腴、活潑,最引入注目的是海獸葡萄紋鏡,它以高浮雕葡萄為主題,間飾海獸、雀鳥、蜂蝶和花草,紋飾華麗而繁縟。此外還有寶相花紋,它是一種將某些自然形態的花朵(主要是荷花)進行藝術處理,變成的一種裝飾化的花朵紋樣。唐中期,銅鏡的紋飾,格調新穎,題材廣泛,主要流行對鳥紋、蟠龍紋以及人物故事圖案。唐後期,銅鏡的紋飾趨於簡單、粗拙,失去了盛唐時期富麗堂皇的風格。這時期,含有宗教色彩的紋飾特別盛行,有道教意味的紋樣,以八卦為主紋,配以附錄、星象和幹支;具有佛教色彩,佛意為吉祥萬德之所集的萬字標志也被用作紋飾。唐鏡銘文十分規整,字體多為正楷,字形擴大,字文清晰,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四字或五字駢體銘文。銘文依據意義可分為兩種:一是歌頌贊美銘文,均為韻語,多四言、五言及少數長短句,其長者達數百字;二是宗教銘文,多配山川、日月、幹支、十二辰圖文。
五代至元代銅鏡
五代十國銅鏡造型主要有圓形、葵花形,亦有方形和方形委角的。紋飾除四靈八卦紋外,尚有花鳥紋和花朵紋圖案。一般銅鏡為素面,有的鏡上鑄有吉祥語或作坊鑄工名。
宋鏡造型仍繼承唐代多樣化的風格,並創出了一些新式樣。紐制變小,紐弓窄而孔顯大,紐頂趨平。無紐座、圓紐座和花瓣紐座居多。鏡緣主要有兩種:一種較寬,裏厚向外緩坡;另一種為窄邊,比較方正。帶柄鏡的鏡緣與鏡柄的凸邊連成一氣。宋鏡大致自北宋政和年間開始出現銘文,銘文絕大多數為商標銘記,多置於鏡紐一側的方格內。
遼代銅鏡在形制上,主要有圓形、"亞"字形和葵花形,此外還有八角形。在紋飾上,主要有雙魚紋、八卦紋、童子戲花紋、荷花紋、連錢紋和牡丹龜背紋等。遼鏡上也見有吉祥語句,不僅有漢字,還有契丹字。
金鏡造型常見的主要有圓形、菱花形和帶柄鏡等。鏡紐以圓紐為多,紐上部較尖,尖頂為平面。鏡緣多外薄裏厚,與宋鏡特征相仿。區別於其他時代銅鏡的特征是:在圓形鏡邊緣內側常鑄有一個二層臺,二層臺有寬有窄,寬者上面多飾有花紋或鑄有銘文。金代銅鏡銘文意義漸乏趣味,偏重實用,惟有特殊情況,則為陰刻、邊刻、地名、官名。
元代銅鏡一般可以說是"粗者甚粗,精者頗精"。式樣較少,除流行的圓形和圓形帶柄鏡外,早期常見的還有菱花形和葵花形鏡,與金鏡不同,它仍保留著宋鏡六分法的形制。元鏡鏡緣多為素寬緣,裏厚外薄,裏直外坡。鏡紐多為半圓形紐,較之宋金時期的鏡紐要大。紐座主要有方形和圓形紐座兩種。另外,無紐座銅鏡此時仍占有很大比例。元鏡紋飾有淺浮雕和浮雕兩種。元代前期銅鏡均無銘文,後期銘文內容也較簡單,紀年銘文多繞紐配置。
明清仿古銅鏡
明代仿古銅鏡的鉛質比宋,金好,質細,表面多呈灰白色,但無漢唐銅鏡的那種光澤。仿制的唐鏡多有銘文,內區大於外區;而宋代仿制銅鏡則正好相反。明代仿制的唐鏡鏡紐,比宋仿要大;紐頂多磨平,這是因為鑄造時銅汁從此孔道流入,冷卻後需打磨才能平整。唐以前銅鏡紐絕無平頂,當時銅汁從範邊流入範內。鑄造方法的變更,為我們提供了斷代的依據。明代仿漢唐銅鏡,有的在裝飾上明顯具有本時代的特征。如明仿昭明鏡的形制,卻去掉紋飾變為素鏡,再於紐至邊緣的區間鑄以銘文;仿唐重輪鏡往往將中間的弦紋移到鏡子的邊緣,以便於內區鑄以醒目的銘文;仿唐素圓鏡上也多添鑄銘文。
清代仿制銅鏡比明代還要精細,而且數量增多,並首次出現了宮廷仿制的銅鏡。乾隆年間,宮廷內務府造辦處照本仿制了一批漢唐銅鏡,主要有仿漢"鳥獸規矩紋鏡"、"八乳禽獸紋鏡";仿隋"十二辰鏡";仿唐"瑞獸鸞鳥鏡"、"四神規矩紋鏡"、"雙鸞紋鏡"、"盤龍紋鏡"。清官仿制的銅鏡,銅質為鉛灰色,鏡正面多仍可光亮鑒人。民間仿制的銅鏡,銅質則為白中閃黃。清仿銅鏡,特別是宮廷仿制的銅鏡,多照本模仿古鏡,大體與原器整體造型一致,但棱角分明,厚重壓手。清仿銅鏡只重形似,而在裝飾上,常常添枝加葉或隨意變化。如仿漢銅鏡,不僅鏡體加厚許多,而且鏡紐鑄成很小的鼻紐,圖案紋飾變形、走樣,實際已流於不倫不類。
相關鏈接 >>
上一篇:青銅器(雜器)
下一篇:青銅器(古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