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的鑒定

青銅器在考古學分期上稱為青銅文化時代,其時代跨度約在1500多年,中國青銅器由於其精湛的青銅藝術與造形,特別是商周青銅器由於在制作時鑄有大量銘文,對研究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國內外文物市場上青銅文物的價格不斷上漲,加之文物市場的開放,收藏青銅文物的人越來越多,在金錢的驅動下,許多商人用現代科技的方法仿制青銅器,光陝西省的青銅文物複制廠就有幾十家,因而對青銅文物進行准確、快速的鑒定意義重大。

目前對青銅文物鑒定主要有測量儀器鑒定與直觀鑒定,直觀鑒定又分為考古專家鑒定與文博專家鑒定了。

科技鑒定方法主要有:顯微觀察法、紅外光譜分析、X衍射分析熱釋光等。

考古鑒定主要是考古專家根據考古學中的類型學對文物的形狀、紋飾、文字等信息來鑒定文物的真假時代。但是在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的時代,文物制假者利用新的材料如矽橡等翻模材料完全可以複制出與文物一絲不差的複制品,因而考古鑒定有時就很難做出准確的鑒定。

文博專家鑒定主要是文物保護工作者在長期的實踐中經過對文物表面鏽分層的創新、觀察、研究及文物表面所產生的化學變化與物理反應所產生的現象,准確的對文物進行直觀鑒定。

直觀鑒定方法

一、青銅器鏽蝕物的表面觀察

埋藏時間

幾千年形成的銅鏽與新作物的銅鏽,在外觀上有很大差別,出土的青銅文物由於在地下經過千年的腐蝕變化,形成的銅鏽,目前所知有四層之多主要成份為氧化物、硫化物、堿式鹽等。而有些作偽者,則將複制青銅文物埋入條件複雜的土中讓其腐蝕產生青銅鏽,但是由於時間短其形成銅幾乎都是綠色的粉壯鏽,沒有層次。

埋藏環境

青銅鏽蝕的主要原因就是與埋藏環境有關,黃土高原出土的青銅文物與沖擊平厚出的文物銅鏽有所差異,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有差別,同一地域,土穴堅坑墓與磚式墓、窖藏所產生的銅鏽各不相同。同一墓中二層臺與槨部室內與組織品,人體接觸的形成的銅鏽各有差異。如陝西周原地區的窯藏青銅文物表面有少量銅鏽,大部分表面形成黑漆古。

鈣化土的觀察

幾乎所有出土的青銅文物表面都有長期與土接觸後形成的鈣化土文物表面的鈣化土成塊狀、片狀、強度很大,附著力很強,有些與青銅鏽混合在一起,而作假的鈣化土,第一土中無鏽,二是附著力差,三是手感有很硬的割手感,四是顏色較深。

銅鏽的觀察

作偽銅鏽的區別方法,一是假鏽,沒有層次;二是色單調豔麗;三是附著力差,用工具撥離後文物表面很完整,不像出土文物的鏽是長期的鏽蝕所產生,也就說從文物肌體內產生出來的;四是在放大鏡下觀察假鏽有亮光的結晶體,這是利樹脂膠的原因;五是可用有機滲劑滴試,若鏽有變化就是假鏽。

外觀察看

從所周知,出土青銅文物,在有字,有紋飾的地方特別是死角處及易產生鏽,而作假者則在很顯眼的地方作假,死角的地方幹幹淨淨另外銅鏽的產生是隨機性的,而假鏽作假的地方是有選擇性的,重要紋飾與文字的地方往往沒有鏽。

二、材料觀察

漢以前的青銅文物主要是含有銅、鉛錫,而漢以後的銅質文物大部分為黃銅,也就是含鋅高。如果西周青銅文物的材質是黃銅那就是假的。

三、鑄造技術觀察

出土青銅文物在底部或有字有紋飾的地方有範線的痕跡,有些地方還有陶土燒結後的殘留陶範,特別是內範,如三器的足內就有內範存在,這些在現代複制文物中幾乎沒有。

一名合格的文物鑒定必須具備對不同地域文物所處的環境有所了解,對文物表面的鏽蝕物要清楚,最好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庫,同時必須借助現代化的科學分析手段方法,更重要的必須在時代鑒定中掌握一些考古學的知識。

相關鏈接 >>

      1:曆代青銅器列表

      2: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作用

      3: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特點


上一篇:青銅雕像的地域特色

下一篇:青銅器的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