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的曆史

"黃銅"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撰的《申異經•中荒經》:"西北有宮,黃銅為牆,題日地皇之宮。" 這種"黃銅"指的是何種銅合金,待考。《新唐書•食貨志》又有'青銅"、"黃銅"的稱謂,分別指礦石顏色和冶煉產品,並非現在的銅錫合金與銅鋅合金。宋人洪咨夔撰《大冶賦》中又有"其為黃銅也,坑有殊名,山多眾樸",指的是火法煉制的純銅。

黃銅一詞專指銅鋅合金,則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明會典》:"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通過對明代銅錢成分的分析,發現《明會典》中所說的鑄錢種真正意義上的黃銅的出現較其它幾種銅合金晚很多,這是因為黃銅中金屬鋅的獲得比較困難。

氧化鋅在950℃一1000℃的高溫下才能較快地被還原成金屬鋅,而液態鋅在906℃時已經沸騰,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以蒸氣狀存在。在冷卻時反應逆轉,蒸氣鋅為爐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鋅,因此要得到金屬鋅必須有特殊的冷凝裝置。這是金屬鋅的使用比銅、鉛、錫、鐵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黃銅鑄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薑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出土有含鋅量超過20%的黃銅片和黃銅管,山東膠縣三裏河龍山文化的地層中也曾出土兩種黃銅錐。顯而易見,這些黃銅器物的出現並不是說人們在史前就掌握了黃銅的冶煉技術,而是人們在利用銅鋅共生礦時無意中獲得的。

商周時期銅器的含鋅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數量級。西漢、新莽的錢中有板個別的銅鋅甘金錢,其中有的錢幣中鋅的含量達到7%,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黃銅鑄錢產生於西漢新莽之際。因為這些銅鋅合金是極個別現象,其含鋅量又普遍較真正意義上的黃銅含鋅量15%一40%要小得多。所以我們認為這些含鋅的銅錢是漢代在"即山鑄錢"中使用銅鋅共生礦時產生的。據對有關礦山進行調查後發現,山東的昌濰、煙臺、臨沂及湖北等地都有資源豐富的銅鋅共生礦,這就使冶煉後的銅含有一小部分鋅。到了唐代,由於鑄錢材料的規範化,使所鑄行的錢幣中鋅的含量均為恒量。

從約公元 1230 年起,黃銅制品在歐洲流行了約 300 年之久,因為它們比大型的雕塑品便宜得多。始於 1231 年的威爾普大主教的銅像,是人們所知的用黃銅制作的最早的銅像。鑄造黃銅制品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粉碎的鋅礦和木炭跟銅塊混合起來加熱,使鋅和銅結合在一起,再加熱使合金熔融,然後將銅液灌入鑄模。英國最早的黃銅器是進口的,主要是從圖爾內進口。委托人可以從圖爾內訂購已經裝在漂亮的底板或大理石底座裏的完整的墓碑。制作銅制墓碑的辦法,是先鑄好銅像,通常還要鑄好周圍挑棚的剪影,再把它放在預制的石板裏,用刀子在銅像上面刻出人的細部。有時銅像的手和面部要使用雪花石膏或其他鑲嵌材料。銅像安全做好後,用裝在鉛栓裏的暗銷固定在石頭底座上。銅像本身放在一層瀝青上。很大的銅像就分段鑄造,然後接合起來。

相關鏈接 >>

      1:黃銅的型號

      2:黃銅的性能用途

      3:黃銅的制造原則


上一篇:黃銅的簡介

下一篇:黃銅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