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樂器)

中國是禮樂之邦,青銅禮器和青銅樂器是古代禮樂的重要物質載體。青銅樂器主要有鈴、鐃、鉦、鐘、鎛、錞於、鐸、鼓等。

鐃,流行於商周時期。主要用途有兩種:一是戰爭中退軍時敲擊,指示停止攻擊;二是祭祀和宴樂時配合其他樂器擊奏打節拍。形似鈴而稍大,橫闊豎短或橫豎相當,上部為直口或稍凹的弧形口,體內中空,底部正中有管狀短柄,柄中空可插木把。器表多飾獸面紋,也有的在鐃體邊緣或內部刻畫虎、象、魚等動物形象。使用時口部朝上,一手執柄,另一手執棒敲擊。以大小不同的3個或5個為一組。

青銅鐃
青銅鐃

鼓,流行於商至漢代。常用於指揮戰爭,也用於樂舞宴享。中原地區出土的銅鼓很少,形狀為橫置的長圓筒形。頂部有兩頭高、中部低的枕形座,用以插杆飾。鼓身兩側蒙罩革制鼓面,周緣有釘鼓面的釘紋,下部有四足。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大量出土銅鼓。這些銅鼓整體用銅制作,鼓面雕鑄有精美的花紋。鼓身中空,兩側有環耳,腰部略細,無底。演奏時,一般直接放在地上,也有懸掛在鼓架上的。

青銅鼓
青銅鼓

又名丁寧、金鼓。主要流行於春秋戰國時南方的徐、楚等國。形似鐃,但較鐃高大,呈微下凹的弧形,兩角尖銳,底部中央為管狀短柄,柄中空與鉦體相通。使用時口部向上,銅柄插入帶有底座的木把之上,以棒敲擊。

鐘,由鐃發展而成,流行於商代至戰國,有甬鐘、紐鐘和鎛鐘之分。最早出現的是甬鐘,它的基本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鐘頂有懸柄,鐘壁有獸面紋和乳釘裝飾,鐘口為凹弧式口。使用方法是口朝下懸掛在鐘架上,以槌敲擊。鐘的各部位均有特定名稱,懸掛鐘的柄部稱"甬",甬頂稱"衡",甬中段突出部分稱"旋",旋的上孔稱"幹",鐘頂稱"舞"。鐘壁中上部突出的乳釘稱"枚",枚頂部稱"景",枚與枚之間的豎條間隔部分稱"鉦",枚的上下橫向間隔部分稱"篆"。鐘壁下部稱"鼓",弧式口稱"於",弧口的兩個角稱"銑"。甬鐘的甬側有旋,是斜掛在鐘架上的。西周中期,開始出現紐鐘,形狀與甬鐘大體相同,只是將懸掛的"甬"改為半圓形紐,直掛在鐘架上。鎛鐘鐘頂作扁圓紐或伏獸形紐,下口平直。商代以後,器樂演奏時鐘往往成組出現,每組由3枚至數十枚不等,稱為編鐘。

青銅編鐘
青銅鐘

相關鏈接 >>

      1:青銅器(食器)

      2:青銅器(酒器)

      3:青銅器(水器)


上一篇:青銅器(鼎)

下一篇:青銅器(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