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的來源

青銅,是銅與錫、鉛等礦物質的人工合金,銅錫合金稱為錫青銅,銅鉛合金稱為鉛青銅,其他還有鉛錫青銅、鎳青銅等。青銅最初的顏色並非綠色,而是金黃色,只是深埋地底氧化之後生出一層青綠色的銅鏽,故稱之為青銅。

從考古遺址分布看,中原地區尚未發現有銅礦開采和冶煉遺址,各種文化遺址中出現的大都只是鑄銅作坊,規模也相當大。一些文獻如《史記》雖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的記載,但這些地名已不可考。從我國礦產分布看,銅錫礦主要集中分布在長江中遊、雲南、甘肅金川等地,夏商周所在的中原地區及其周邊地區銅錫資源十分匱乏,所以中原發達的青銅文明背後,一直存在著一個銅源之謎。又如四川三星堆的青銅器合金成份中沒有微量鋅,無鋅伴生的鉛礦在四川沒有發現過,且中原地區多使用含鋅鉛礦,古蜀人從何處獲得它?三星堆的銅源也是一個迷。

據研究,中原地區的銅錫原料可能一部分來自江南地區。《尚書•禹貢》曾記載九州各地區上貢特產給禹,揚州(今東南大部)荊州(今長江中遊)進奉的供品都有"金三品",《周禮•考工記》也盛贊"吳越之金(銅)錫,此材之美者也",還贊歎吳越之劍的精美,又說越地人人皆能作形似鋤頭的農具,無需專門家族來鑄。江南盛產銅錫,至遲在戰國時代,已成為各地婦孺皆知的常識了,其他如《詩經》、《越絕書》等都有大量關於江南金(銅)錫的記載,而中原地區獲得江南銅礦的方式,據研究主要有各地納貢、戰爭繳獲、民間非法貿易、贈送、進獻等。

用戰爭的方式獲取銅材鑄造青銅禮器是諸侯們的"慣用手段"。而當中原王朝衰敗,諸侯不朝不貢時,王室常常動用武力征討,強迫諸侯或方國繼續貢銅,這在過伯簋、史牆盤等眾多青銅器銘文中都有確切記載,這些武力征討而獲得大量"俘金"的地區都在江南。而殷墟婦好墓有6件青銅器,經鉛同位素分析法,也證明其原料可能來自湖北銅綠山古銅礦。

古代銅礦石的開采在商代已經初具規模,這從商代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可以得到反證。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古銅礦采冶遺址多分布在長江中遊、下遊的沿江銅礦帶,中遊主要有江西瑞昌銅嶺,湖北大冶銅綠山,下遊主要有安徽銅陵。這些古銅礦開采地至今仍是重要的產銅地。

細說長江下遊的安徽銅陵,此地比較有規模的古銅礦采冶遺址有銅陵銅官山、鳳凰山、南陵大工山、大元嶺等地。從部分遺址中出土了冰銅錠,這是硫化銅冶煉的遺物,經研究證明,至遲在西周時期,皖南已掌握了硫化礦的煉銅技術,這是一種更複雜的火法煉銅工藝,需要將硫化銅礦石先經焙燒,精選才能入爐熔煉成冰銅,再將其吹煉成粗銅,而原先一般工藝是將富銅的氧化銅礦石在高溫下直接煉成粗銅,技術相對簡單,氧化銅礦一般蘊藏在地表,易於開采,但蘊藏量有限,而銅礦大部分是以硫化銅的形式存在於深層,故硫化銅冶煉技術使更多深層的銅礦得以開采和利用,保證了銅料供應。

銅陵地區的古銅礦遺址經曆了商周直至漢唐,延續達二千年之久。

通過露出地表的銅礦石顏色來進行找礦,是古代普遍采用的找礦方式。

銅礦石特別是孔雀石等銅礦物都有著惹人喜愛的色澤,自然而然容易引起早期人類的注意,對於露出地表的露天銅礦,更是如此。《大冶縣志》曾描述銅綠山"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此外《管子•地數篇》也記載了當時人們利用金屬共生的關系來找礦的經驗,如"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上有茲(磁)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赫者,下有鐵"。

銅礦石分為氧化銅和硫化銅,氧化銅礦石的冶煉是用木材制成木炭,在煉爐內用木炭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就可直接還原出金屬銅。古代冶煉的銅礦石一般是屬於氧化銅的孔雀石。

大約從戰國時期開始,我國皖南就有了硫化銅礦的冶煉。礦石先要進行燒結,逐個脫去部分硫,再將這些燒結塊弄碎,入爐熔煉後再經過幾次粉碎,再反複熔煉,才能煉出生銅。礦石冶煉出來後,一般是制成一定規格的銅錠,再運往各地鑄造。整個熔煉周期長達一個月,甚至更長。

相關鏈接 >>

      1:青銅的文化

      2:青銅的冶鑄史

      3:青銅的鑄造遺址


上一篇:青銅的簡介

下一篇:青銅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