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白銅的冶煉曆史

明代有關鎳白銅的記載漸多,表明鎳白銅的產地集中於雲南、四川兩省。

鎳白銅在清代文獻中有更多、更詳細的記載。清代時,雲南已出現專門采煉白銅的廠礦和生產白銅器的作坊。師荔扉的《滇系》和光緒年間的《續雲南通志稿》都說,定遠縣(今牟定縣)有大茂嶺白銅廠、媽泰白銅廠;大姚縣有茂密白銅子廠等。

其生產情況.據《續雲南通志稿》有關記錄推算,定遠大茂嶺白銅廠一年大概生產白銅二萬至三四萬斤。

另外,四川會理也是清代鎳白銅的重要產地,有立馬河、九道溝、清水河和黎溪等白銅礦廠,且以黎溪白銅廠曆史最久、規模最大,乾隆時期已有煉爐216座,年產白銅約37噸。

清嘉慶年間,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談到雲南白銅器作坊的生產情況:"白銅面盆,唯滇制最天下,自四牌坊(今昆明正義路中段)以上皆其店肆。夫銅出於滇,滇匠不能為大鑼、小鑼,必買自江寧,江寧匠自滇帶白銅下,又不能為面盆如滇之佳,水土之故也。白銅制器皿甚多,雖佳亦不為獨絕,而獨絕者唯面盆,所以為海內貴。"這裏所說的雲南白銅面盆,以不起汙垢,一拭即新的特點堪稱中國一絕。

關於鎳白銅的冶煉技術,文獻記載均甚含糊。對四川會理力馬河、小關河、黎溪和青礦山等處古代冶煉鎳白銅的遺址所做的研究表明,古代冶煉鎳白銅的溫度為1300℃~1400℃,過程非常繁複,需經反複多次煆燒和冶煉;會理煉出的白銅實際是銅鎳二元合金,而雲南白銅則是銅鎳鋅三元合金,是用會理白銅配以銅、鋅及黃銅而熔煉成。

因鎳白銅一般在雲南昆明和會澤等地調配成分及色澤,再外銷他省或出口,故以"雲南白銅"之稱而聞著於世。

相關鏈接 >>

      1:鋁白銅

      2:錳白銅

      3:鐵白銅


上一篇:鎳白銅簡介

下一篇:砷白銅的冶煉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