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地质勘查概况

中国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在1949~1952年期间,面临接管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矿山急需恢复生产的形势。当时主要是就矿勘查,首先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的。

1948年东北全境解放,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简称东北有色局,下同),接管了18个厂矿。其中铜矿山有吉林的石咀子铜矿、老牛沟铜金矿、天宝 山铜铅锌矿,辽宁的清原铜矿、华铜铜矿、芙蓉铜矿、马鹿沟铜矿、桓仁铜铅锌矿、夹山铜金矿等。东北有色局地质调查室组织地质调查队,对以上矿山及其外围进 行普查找矿和探矿工作,为恢复矿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东北地区和河北寿王坟、小寺沟等地进行勘探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另外,东北工 业部于1949年在长春成立了东北地质调查所,担负东北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

1950年2月,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计划局主持召开了地质会议,动员几乎全国地质学家和部分测绘、物探专家对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广 大地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地质调查。其中以东北地区的规模最大,有近百名地质学家,对东北地区的十几个煤矿和铁矿、有色金属矿产做了较详细的地质调查,为进一 步勘探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对其他几大行政区的一批铜矿区做了开创性的调查工作。从1950~1952年国家组织各部门地质力量先后对安徽铜官山、云南东 川—易门、甘肃白银厂、湖北铜录山和山西中条山等地区进行铜矿地质普查,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对这些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

在1949~1952年铜矿重点地区的普查基础上,从1953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工作。40多年来成功地勘探了大批铜矿床,提交了勘探储量报告书,为中国铜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大中型铜矿山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

在东北地区勘探了辽宁的桓仁铜锌矿(中型)、清原红透山铜锌矿(铜中型、锌大型)、华铜铜矿(中型);吉林的红旗岭铜镍矿(中型)、赤柏松铜镍矿(中型);黑龙江的多宝山铜钼矿(大型)、弓棚子铜锌矿(中型)、翠宏山铁铜矿(大型)等。

在华北地区勘探了山西中条山铜矿(大型)、河北的寿王坟铜矿(中型)、小寺沟铜钼矿(中型)、涞源铜矿(中型);内蒙古的霍各乞铜铅锌矿(大型)、炭窑口 铜铅锌矿(中型)、莲花山铜矿(中型)、白乃庙铜矿(中型)、大井铜锡多金属矿(中型)、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大型)等。

在华东地区勘探了江西的德兴铜矿田(含铜厂超大型、富家坞大型、朱砂红中型)、银山铅锌铜矿(大型)、武山铜矿(大型)、城门山铜矿(大型)、永平铜矿 (大型)、东乡铜矿(中型)等;安徽的铜陵铜矿集中区(铜官山、狮子山、大团山、冬瓜山、新桥、凤凰山)以及贵池、安庆等地铜矿;江苏的安基山铜矿(中 型)等;浙江的西裘铜矿(中型)等;福建的紫金山铜金矿(大型)等;山东的王家庄铜矿(中型)等。

在中南地区勘探了湖北的铜录山(大型)、石头咀(中型)、铜山口(中型)、桃花咀(中型)、黄石铁山(大型)、丰山洞(大型)、鸡笼山(中型)等铜矿;湖 南的七宝山铜铅锌矿(中型);广东的石铜矿(大型)、大宝山铁铜矿(大型)、玉水铜矿(中型)等;广西的两江铜矿(中型)、钦甲铜矿(中型)、拉么铜锌 矿(中型)等。

在西南地区勘探了云南的东川铜矿田(超大型)、易门(大型)、大红山(大型)、六苴(中型)、牟定(中型)、大树(中型)、雪鸡坪(中型)、金满(中 型)、老厂(铅锌铜大型)等铜矿;四川的彭县铜矿(中型)、李伍铜矿(中型)、拉拉厂铜矿(大型)等;西藏的玉龙铜矿(超大型)、多霞松多铜矿(大型)、 马拉松多铜矿(大型)、莽总铜矿(大型)、扎那尕铜矿(中型)等。

在西北地区勘探了甘肃的白银厂铜矿田(大型)、金川铜镍矿(超大型)、白山堂铜矿(中型)、公婆泉铜矿(中型)等;陕西的铜厂铜矿(中型)、煎茶岭铜镍矿 (中型);青海的德尔尼铜钴矿(大型)、铜浴沟铜矿(大型)、寨什塘铜矿(中型)、红沟铜矿(中型)等;新疆的喀拉通克铜镍矿(中型)、黄山铜镍矿(中 型)、索尔库都克铜镍矿(中型)、阿舍勒铜锌矿(大型)。

相关链接 >>

      1:铜矿地理分布

      2:铜矿矿床类型

      3:铜矿勘察方法和手段


上一篇:铜矿床勘探类型

下一篇:铜矿储量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