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铜矿简介

蓝铜矿化学组成为Cu3【CO3】2(OH)2、晶体属单斜晶系的碳酸盐矿物。在中国古称石青。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粒状、钟乳状、皮壳状、土状集合体。深蓝色,玻璃光泽,土状块体为浅蓝色,光泽暗淡。解理完全或中等,贝壳状断口。摩斯硬度3.5~4,比重3.7~3.9。与孔雀石紧密共生,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是含铜硫化物氧化的次生产物。蓝铜矿易转变成孔雀石,所以蓝铜矿分布没有孔雀石广泛。大量产出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质纯色美的可用于制作工艺品的材料;粉末用于制作天然蓝色颜料。此外,还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的标志。

蓝铜矿石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中国古代称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是一种古老的玉料。蓝铜矿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u2[CO3](OH)2,CuO71.9%,CO219.9%,H2O8.15%。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十分稀少,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常有纹带,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91,双折射率0.25,多色性为无色-黄绿-暗绿。硬度3.5-4.5,密度3.54-4.1g/cm3。性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

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采了苏伊士和西奈之间的矿山,利用孔雀石作为儿童的护身符,驱除邪恶的灵魂。在德国,人们认为佩戴孔雀石的人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中国公元前十三世纪殷代已有孔雀石石簪工艺品。蓝铜矿具有鲜艳的微蓝绿色,是矿物中最吸引人的装饰材料之一。

蓝铜矿石是寻找铜矿的标志性围岩蚀变的矿化,地质员在野外找矿的时候,只要看到蓝铜矿(滚石或原生的),就知道附近一定有铜矿体的存在,在其附近进行更详细的工作,能找到原生矿体。

蓝铜矿的生成主要是岩石中的铜矿物的氧化产生铜绿,把整块岩石染成了绿色,即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俗称铜绿。它是浅绿色细小颗粒或是无定形的粉末,它是铜在空气中生成铜锈的主要的成分。这种粉末有毒,不稳定,于473K(200℃)时分解:CuCO3•Cu(OH)2=2CuO+CO2↑+H2O,分解后变成黑色的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生成对应的铜盐。CuCO3•Cu(OH)2+4H=2Cu2+CO2↑+3H2O此外还能溶于氰化物、铵盐等生成能溶于水的络离子。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铜两溶液混合经过滤后干燥(低温)即得。铜绿的主要应用是制烟火、油漆、磷毒解毒剂。

蓝铜矿结构性质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CuO69.24,CO225.53,H2O5.23。成分相当稳定。

结构与形态
单斜晶系,a0=0.500nm,b0=0.585nm,c0=1.035nm;β=92。?20';Z=2。

斜方柱晶类,C2h-2/m(L2PC)。晶体常呈短柱状、柱状或厚板状。主要单形:平行双面a、b、c、σ、θ、v,斜方柱m、l、f、p、h、x。集合体呈致密粒状、晶簇状、放射状、土状或皮壳状、被膜状等。

产状与组合
产于铜矿床氧化带、铁帽及近矿围岩的裂隙中,是一种次生矿物,常与孔雀石共生或伴生,其形成一般稍晚于孔雀石,但有时也被孔雀石所交代。蓝铜矿因风化作用,使CO2减少,含水量增加易转变为孔雀石,以至孔雀石依蓝铜矿呈假。

物理性质
深蓝色,土状块体呈浅蓝色。浅蓝色条痕。晶体呈玻璃光泽,土状块体呈土状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完全或中等。贝壳状断口。硬度3.5~4。性脆。相对密度3.7~3.9。蓝铜矿偏光镜下:浅蓝至暗蓝色。二轴晶(+)。2V=68,Ng=1.838,Nm=1.758,Np=1.730。

相关链接 >>

      1:铜精矿

      2:黑铜矿简介

      3:蓝铜矿的用途


上一篇:康铜简介

下一篇:蓝铜矿的鉴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