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的文化
中国历史上的商代及西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鼎盛的时期,也是一个以青铜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时期,青铜冶铸业曾达到很高的水平,历史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铜器的工艺最能反映物质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楚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种区域文化,青铜文化成为构成楚文化的主体的支柱之一。
青铜礼器是楚国铜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的风俗好尚、意识形态、工艺水平、文化进程"均"蕴蓄于其中"。楚国的青铜礼器有鼎、簋、敦、盏、壶、缶)等。
鼎居青铜礼器之首。周代任何一种区域文化的铜礼器的风格,都较为生动地体现在鼎上的风貌特征上。楚国的鼎与其他各个区域文化的鼎相比,有成熟的富于个性的形态特征,称为"楚式鼎"。在楚式鼎的造型系列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鼎是升鼎和于鼎。这两种鼎从春秋中晚期开始到战国晚期在楚国一直都很流行。
升鼎因这种鼎上铭文"[升鼎]"而得名,其特征是束腰和平底。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子午升鼎。这种风格的鼎为楚国所独有,一般在高级贵族墓葬中发现,为楚国贵族身份的标志。楚式升鼎束腰收腹,对鼎这一产生于原始社会的三足炊煮器,历经夏、商、周三代沿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器形的一项最大胆的突破。这一造型样式上的翻新,一改传统鼎呆板、死气沉沉的风貌,而给人一种灵巧、生动的视觉效果。鼎的造型的这一变化与楚人审美意识有着切的关系。"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人体审美中对细腰的喜爱,反映到青铜礼器的铸造上就是束腰升鼎的产生。
商朝以来传统鼎的形制中,只有方鼎为平底,如商代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圆鼎的器身一般采用与缶、罐、盂等器相类似的圈底。而圆形的升鼎却空前地在以优美柔和的圆弧线为主构成的器形中,引人了方硬而富有力度的水平横线。腹底由圆而变平,方折的口沿、底沿和耳沿,与外撇耳、蹄形足和内收的鼎腹等部位的圆弧线形成对比,刚柔相济,使得鼎的造型赋于节奏和韵律。
在以礼乐文化为主体文化的社会中,礼器与乐器同是为礼乐文化服务的。楚国青铜乐器最具代表性的是钟。青铜钟分为甬钟、钮钟、鎛钟三种,按一定的先后次序组合起来,称为编钟。
由于战争的需要,青铜被大量作来制造武器。楚国出土最多的青铜后期器有剑、戈、戟、矛等。剑在各类青铜兵器中数量最大,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掘的3000余座楚墓中共出600多把剑。
战国时代,随着铁器的长足发展以及社会的大变革,青铜礼乐器逐渐衰落,青铜的运用开始由礼乐文化转向世俗生活。楚人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制造日常生活用品。楚人制造的最成功的铜器日常生活用品当数铜镜和带钩。
楚国铜镜独具特色,称为楚镜或楚式镜。楚镜以其类型和数量众多而远胜于其它地区。据统计,出土楚镜总数已达1000面左右,其数量远胜于现以在中原地区出土的铜镜。湖南长沙是当时楚国的制镜的中心,其次则是安徽寿县和湖北江陵。楚式镜据其形态可分为方、圆两种,以圆镜为多。按镜背的装饰,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素镜、纯地纹镜、花叶镜、山字镜、菱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透雕镜、彩绘饶。其中山字镜、菱纹镜、透雕镜、彩绘镜最富代表性。
山字镜和菱纹镜是楚国最流行的镜类。山字镜因镜背以"山"字为主体图案用纹饰而得名。根据"山"字出现的数量,分为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而以四山镜为最多。山字镜以湖南地区出土最多,占楚墓所出铜镜80%左右。山字镜在中原也偶尔有发现,在河北易县甚至更远至朝鲜和前苏联境内阿尔泰山与巴泽雷克等地也有发现,可见楚铜镜流传之广。
透雕镜又称夹层透纹镜,由镜面和镜背两块铜片合贯而成。镜背的透雕图案,以蟠螭纹为主。江陵张家山201楚墓所出蟠螭纹透雕镜,构图匀称,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彩绘镜是在素镜背上用彩漆描绘纹样,目前主要在楚墓中出现,如信阳长台关、湖北江陵望山楚墓都有彩绘青铜镜出土。
带钩即束腰革带上的钩扣。在楚国贵族那里,带钩不仅仅是服装的附件,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带钩的选用的材质、制作精细程度以及大小都是成为判断带钩价值的标准。楚人的带钩通常是用青铜铸成,名贵的则是用黄(白)金打就或玉石雕刻而成的。江陵望山1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带钩,弧长46.2厘米,宽6.5厘米,如此之大的带钩,在现已出土的先秦诸国的带钩中可算是绝无仅有的。湖北宜城楚皇城出土了错金嵌玉铜带钩,造型奇特,呈变体鳖形,并嵌有薄玉片,制作极为精致。
在长期的青铜器制造过程中,楚人不断提高青铜器的水平,制作工艺也日趋精湛。楚人最常使用的青铜器制造工艺有陶范法、失蜡法、铸镶法。
陶范法是一种采用陶土制作铸型(范)制作青铜器的方法。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中出土有两套共26枚编钟,在青铜编钟表面有陶范铸造时的铸缝痕迹。曾侯乙墓出土19口纽钟,同信阳楚墓编钟一样是采用陶范铸成。
失蜡法是熔模铸造青铜器的一种方法。所谓"失蜡"法,是制作一个略小制成品的粘士模型,在它上面涂上一层蜡,在蜡上雕刻花纹后,再加上一层粘士,然后进行整个加热,蜡熔化后留下空隙,然后将青铜注入空隙。在古代希腊、埃及都曾使用这种方法铸造青铜器。在中国失腊法有使用仅见于楚国。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铜禁和曾侯乙墓出士的尊盘,均为失蜡法铸造,它们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采用失蜡法的青铜铸件。经鉴定商周时期1000多件青铜器,可以肯定使用失腊法的铸造的不过10件,均出自楚墓。
铸镶法是将纹饰是通过铸造成型并通过铸造的方法而镶在青铜器的表面。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中出土的铜浴缶,其盖和身均镶有红铜的夔龙纹和云纹,盖上4龙,腹部分两组,共有18条龙。这些红铜纹饰先采用铸造成型,经修整后再与器物本身铸接在一起。
相关链接 >>
上一篇:青铜的型号
下一篇:青铜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