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兵器)
兵器是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铜器中较多的一类,它包括戈、矛、戟、钺、刀、剑、匕首等。
戈
戈,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钩杀。由戈头、戈柲(用于手执的木、竹、铜柄)、柲冒(柲顶端的铜冒)和铜鐏(柲末端的铜头)4个部分组成。戈头每部分又有专用名称。戈下部为刃,戈刃上面的长条形部分叫"援",刃与援之间的尖端叫"锋"。戈嵌入木柲中的部分叫"内",由刃部向柲部转折而下的部分叫"胡",胡上用于穿绳缚柲的长方形小孔称"穿"。商代早期和中期的戈,器身短而粗,无胡,有的内有銎用以穿柲,有直内和曲内等不同形式。商代晚期至西周,部分戈开始出现胡,胡上有一穿或二穿。春秋战国的戈,援部细长,胡上有三穿,有的内上刻有铭文或花纹。此外,春秋战国时还有许多特殊形式的戈。
矛
矛,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刺杀。由矛身和矛骹两部分组成。矛身有一锋二刃,中部为隆起的脊。矛骰即矛的銎,为直筒状,用于安装木、竹或藤条制作的长柲,柲的末端有铜制的镦。商周时,矛骹的两旁常铸有两个环耳。商早期矛身短而狭。商晚期、西周和春秋初期矛身宽大。春秋中期后的矛,多细而长,有血槽,有的在骹部铸有精美的花纹,各地出土的矛数量较多。
戟
戟,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戟是戈和矛的合体,即在戈柲的顶端铸有或装上矛形尖刺,西周时期也有戈和刀的合体。戟集戈与矛的性能于一体,既可刺杀又可钩杀,杀伤力较强。商周时的戟,戈、矛多铸成一体,戈体和矛身均短而宽。战国时的戟,一般为戈、矛分铸,矛头可随意装卸,戈体与矛身都较细长。这一时期,也有在戟柲上装有两件或三件无内戈的多戈戟,杀伤力更强。
剑
剑,流行于西周至汉代。是随身携带的短兵器,可斩可刺,由剑身、剑把两部分组成。各部位均有特定的名称,剑身前端突出的尖称"锋",中间凸起的棱称"脊",脊两旁从棱至刃的斜坡部分称"从",从两边的刃部称"锷",脊与两从合称为"腊"。圆形或扁形的剑把称"茎",剑把与剑身之间的相隔处称"格",又称"卫"、"镡",茎末端的圆形部分称"首"。剑鞘顶端的玉饰称"珌",中部穿带的玉饰称"珥"。西周的剑短而宽,春秋战国的剑细而长。
钺
钺,兵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战国时期。钺即是大斧,既用于实战,也作为仪仗用具。钺的基本形状是长方形或方形,也有的呈月牙状。一端有刃,另一端有穿或銎,用于捆缚或插上木制的柲。由于是仪仗用具,多装饰精美,有的饰有人头,有的雕镂兽首,也有的饰有各种动物纹饰和几何纹饰。
镞
镞,指用弓弩射发的箭头。流行于商至汉代。前端有尖头,两侧有张开的两翼,中有凸起的棱,后有安装木制箭杆部分的铤。镞各部分也有特定的名称,尖头称"前锋",中部凸起的棱称"脊",两侧的三角形叶片称"翼",翼的两个锐利的边称"刃",两翼尾部的尖头称"后锋",后锋与脊的连接部称"本",脊与后部铤的相连处称"关",关后端的圆棍称"铤"。春秋中期后出现了刃部为三角形的镞,这种镞无双翼,脊上等距离分布着3条窄而锋利的刃。汉代还有一种平头镞,前端无锋,呈圆棍状,不是实用品。
匕首
匕首,即短剑,是随身携带的小型近身杀伤武器。器身短而扁平,有的一面有脊,一面平,柄亦较短。许多匕首上装饰着有时代特色的花纹,可作为断代的依据。
相关链接 >>
上一篇:青铜器(乐器)
下一篇:青铜器(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