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鎢制品對外貿易

1912年元旦,中國第一個資産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這標志著中國資産階級從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以國家政權力量爲杠杆,直接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曆史篇章。中國的鎢制品對外貿易雖仍然處于西方列強的控制之下,但在政府積極促進對外商務活動的政策下,發展的速度逐漸加快。

一、北洋政府時期的鎢制品對外貿易

盡管南京臨時政府存留不長,但孫中山等人擬訂了一系列"開放門戶"、"振興實業"的政策。袁世凱上台後,在社會潮流的推動下,也明確宣稱"民國成立,宜以實業爲先務"、"以開放門戶,利用外資,爲振興實業之方針"。1912至1925年間,中國的通商口岸進一步增加,新開口岸21處,這些新設立的口岸幾乎全部位于內地,極大地便利了商品的傾銷和從中國更廣闊區域攫取原材料,中國的對外貿易隨之迅速發展。

二、關稅自主運動

南京國民黨政府的成立,爲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較爲有利的客觀環境。在這一時期的對外貿易史上,關稅自主運動尤爲引人注目。

"協定關稅"給中國社會經濟造成了深遠的危害。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朝野上下一致要求關稅自主。1928年7月,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發表《對外宣言》,宣布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條約,將與各國訂立平等互尊主權之新約。隨後國民黨政府開展了一系列爭取關稅自主的外交活動。爲爭取國民黨政府好感,獲取最大利益,美國首先表示願與中國談判,隨後國民政府又與英、德、法、荷、瑞典、挪威、西、意、葡、丹、比11個締約國談判,相繼與各國簽署新的關稅條約,新約承認中國有關稅自主權。國民黨政府遂于1928年12月宣布中國自1929年2月1日起實行國定稅率。此後國民政府陸續制定頒行了新的進出口稅則。

三、抗戰時期的鎢制品對外貿易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占了華北、華中、華東及華南的廣大地區,國民政府退守西南,中國被分割爲淪陷區和國統區兩大區域,對外貿易也分爲國統區對外貿易和淪陷區對外貿易。

在國統區,1937年9月,國民政府財政部提出《增進生産,調整貿易辦法大綱》,隨即在軍事委員會下,分別設立"工礦調整委員會"、"農産調整委員會",10月設立"貿易調整委員會",對工礦業、農業、商業實施全面的經濟統制。1937年10月,國防最高會議制定《總動員計劃大綱》,其中明確規定對外貿易要實行國家統制,利用有限的渠道出口盟國需要的中國農礦産品等戰略物資,進口中國急需的軍用及民用物資。

而在淪陷區,日本同樣采取了對外貿易控制政策。1937年"七七事變"後,隨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的相繼失守,越來越多的中國領土淪陷。日本帝國主義將其在東北的一套殖民統治制度移植到廣大的淪陷區,瘋狂掠奪中國的經濟資源,試圖將中國變爲其原料産地,即形成所謂的"工業日本,農業中國"。

四、抗戰後的鎢制品對外貿易

抗戰期間,美國通過與國民黨政府的軍事聯盟及經濟援助大大加強了其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地位。爲獲取最大利益,美國支持國民政府發動反共內戰,當年美國的一家媒體即明確宣稱:"美國在海外阻止共産主義,等于建立軍事基地;救濟與複興落後地區,也就是獲得商業市場。"爲獨占中國市場並確保其獨占利益,美國還與國民政府簽訂了一系列新的條約。從抗戰結束到國民黨撤出大陸,美國與國民政府共簽訂了25個經濟協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抗戰結束後,處于前現代化的中國與現代化的美國在生産力極端懸殊的情況下,簽訂了權利完全對等的貿易協議,實質上構成了美國在華新的特權。中國對美國商品的貿易壁壘大幅度削減,導致中國企業、中國産品處于極端不利的競爭地位。産業的普遍落後,競爭力低下,使中國市場完全向美國商品敞開。加上內戰的爆發,經濟環境的惡化,中國企業完全無法抵禦外貨的沖擊,以致紛紛破産,國統區正常的經濟秩序被徹底打破,從而加速了國民黨統治下經濟的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