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鎢制品外貿的海關介紹

烏魯木齊海關始建于1944年,當時稱"新疆關",由國民政府海關總稅務司署設立。1950年3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發布通令,將"新疆關"更名爲"中華人民共和國迪化關";1954年2月13日,海關總署電令"迪化關"更名爲"烏魯木齊關";1981年8月1日,正式稱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烏魯木齊海關"。198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烏魯木齊海關爲正局級海關。

五十多年來,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風風雨雨,烏魯木齊海關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道路,既有過建關初期並稱全國四大關的輝煌,也有過"三易關名"、"三遷關址"和"七次改變隸屬關系"的艱難曲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使人民海關重新煥發了青春的活力,充滿了無限生機。由此,烏魯木齊海關的改革和建設事業也步入了蓬勃發展的道路。

五十多年來,烏魯木齊海關關區幾代海關人"艱苦創業,忠于職守,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不論是在冰封雪裹的帕米爾高原,還是在偏僻荒蕪的戈壁風口,各族關員始終牢記人民海關爲人民的工作宗旨,始終牢記把關服務的職能,堅定不移地貫徹海關不同時期的工作方針,在5600公裏的邊境在線,用對祖國的赤誠和辛勤的汗水,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業績,築起了捍衛國家經濟安全的鋼鐵長城。據統計,2004年,烏魯木齊關區海關共監管進出境貨物包括鎢制品共計977萬噸,用于鎢制品進出境運輸工具共計45.8萬輛(架)次,驗放90.3萬進出境人員的行李物品,征收稅款35.5億元。

五十多年來,關區幾代海關人在履行好爲國把關職能的同時,在雪域荒原,在戈壁風口,從未停止過與高寒、缺氧、狂風、暴雪等艱苦環境的頑強抗爭,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恪盡職守,紮根邊關,用壯麗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曲"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壯麗篇章。這"四特"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海關人堅守邊關、艱苦創業的豪邁激情,成爲我們戰勝困難、開拓奮進的無價之寶和精神財富。

五十多年的實踐證明,關區海關隊伍是一支堅定不移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聽黨話、跟黨走,能夠經受各種考驗,具有戰鬥力的隊伍。

內設機構:辦公室、法規處、通關管理處、關稅處、監管處、綜合統計處、技術處、企業管理處、稽查處、風險管理處、緝私局、人事教育處、財務處、政工辦(機關黨辦、工會、團委)、監察審計室。

派駐機構:現場業務處、駐庫爾勒辦事處。

隸屬海關:阿拉山口海關、喀什海關、霍爾果斯海關、吐爾尕特海關、紅其拉甫海關、伊甯海關、塔城海關、阿勒泰海關、伊爾克什坦海關、機場海關。

事業單位:機關服務中心、海關總署烏魯木齊教育培訓基地。

烏魯木齊緝私局隸屬機構:阿拉山口海關緝私分局、喀什海關緝私分局、伊甯海關緝私分局、塔城海關緝私分局、阿勒泰海關緝私分局、機場海關緝私分局。
監管區域:166萬平方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