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鎢制品外貿的海關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海關是直屬于海關總署的對鎢制品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其前身爲拱北關,始建于1887年,距今已有120年的曆史。關區管轄範圍包括珠海市和中山市。下設副局級機構2個,正處級機構44個,副處級機構11個,科級機構273個,其中隸屬海關和辦事處10個。現有員工3030人。

拱北海關是一個業務門類齊全的綜合性海關。近年來,拱北海關在海關總署和廣東分署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治關理念爲統攬,堅持海關工作16字方針和隊伍建設12字要求,提出"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強化管理、狠抓落實"的總體工作思路,整合深化各項業務改革,全面推進"糾風提速",狠抓准軍事化紀律部隊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以綜合治稅工作爲軸心,積極履行把關服務職能。始終堅持落實和完善綜合治稅大格局,量質並舉,不斷提高稅收征管能力,確保稅收應收盡收;牢固樹立"大打私、打大私"的理念,嚴防猛打,常備不懈,始終保持打私高壓態勢;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開發運用選擇查驗系統,提高物流實際監管水平;積極推進加工貿易改革,提高保稅監管能力,統籌開展保稅加工監管作業"流程再造"工作,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切實加強法制建設,加強執法監督,落實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切實提高關區執法水平。

以對鎢制品外貿的通關全面提速爲突破口,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鮮明提出主動貼近地方黨政中心工作、貼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努力創建最暢順通關環境的工作思路,叫響"既要把關,更要服務"口號,進一步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作風,夯實服務基礎,提高服務效能,推出《拱北海關進一步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六項措施》,采取細化全關130項作業辦事時限、"5+2"工作日等一系列便捷通關措施,積極探索與守法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系,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關區通關效率顯著提高,2006年我關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分別比去年同期縮短了57.33%和31.95%,進出口通關效率位居全國第三和第一。

以業務整合創新爲手段,加快業務科技一體化進程。開展"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監管模式試點和"一站式交單放行"通關作業模式改革,積極推動和保障粵澳過境貨物監管模式和粵澳空陸聯運(卡車航班)通關新模式的順利實施,積極參與珠澳跨境工業區、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珠海保稅區區域建設和功能整合工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進地方"電子口岸"和"大通關"建設,努力打造一個以口岸通關執法管理爲主,逐步向物流服務延伸的大通關、大物流、大外貿的統一信息平台,通過"電子底帳+聯網核查+流程整合+網上服務"的作業模式,使企業進出口通關更加有序、便捷,提高了貿易效率,降低了貿易成本。

以准軍事化建設爲統籌,進一步提高隊伍建設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以建設學習型、開拓型、和諧型、實幹型、服務型、廉潔型的"六型"班子爲目標,加強各級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紮實推進准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建設,建立准軍事化建設機關考評和基層考評量化激勵機制,努力建設"政治強、業務精、管理嚴、作風硬、廉政好、效率高"的准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整合政工、監察、督審"3支力量",統籌推進教育、制度、監督各項工作,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確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