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钨制品对外贸易

1912年元旦,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以国家政权力量为杠杆,直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篇章。中国的钨制品对外贸易虽仍然处于西方列强的控制之下,但在政府积极促进对外商务活动的政策下,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钨制品对外贸易

尽管南京临时政府存留不长,但孙中山等人拟订了一系列"开放门户"、"振兴实业"的政策。袁世凯上台后,在社会潮流的推动下,也明确宣称"民国成立,宜以实业为先务"、"以开放门户,利用外资,为振兴实业之方针"。1912至1925年间,中国的通商口岸进一步增加,新开口岸21处,这些新设立的口岸几乎全部位于内地,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倾销和从中国更广阔区域攫取原材料,中国的对外贸易随之迅速发展。

二、关税自主运动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成立,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客观环境。在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史上,关税自主运动尤为引人注目。

"协定关税"给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危害。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关税自主。1928年7月,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发表《对外宣言》,宣布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将与各国订立平等互尊主权之新约。随后国民党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争取关税自主的外交活动。为争取国民党政府好感,获取最大利益,美国首先表示愿与中国谈判,随后国民政府又与英、德、法、荷、瑞典、挪威、西、意、葡、丹、比11个缔约国谈判,相继与各国签署新的关税条约,新约承认中国有关税自主权。国民党政府遂于1928年12月宣布中国自1929年2月1日起实行国定税率。此后国民政府陆续制定颁行了新的进出口税则。

三、抗战时期的钨制品对外贸易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占了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的广大地区,国民政府退守西南,中国被分割为沦陷区和国统区两大区域,对外贸易也分为国统区对外贸易和沦陷区对外贸易。

在国统区,1937年9月,国民政府财政部提出《增进生产,调整贸易办法大纲》,随即在军事委员会下,分别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农产调整委员会",10月设立"贸易调整委员会",对工矿业、农业、商业实施全面的经济统制。1937年10月,国防最高会议制定《总动员计划大纲》,其中明确规定对外贸易要实行国家统制,利用有限的渠道出口盟国需要的中国农矿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中国急需的军用及民用物资。

而在沦陷区,日本同样采取了对外贸易控制政策。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着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相继失守,越来越多的中国领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将其在东北的一套殖民统治制度移植到广大的沦陷区,疯狂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试图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即形成所谓的"工业日本,农业中国"。

四、抗战后的钨制品对外贸易

抗战期间,美国通过与国民党政府的军事联盟及经济援助大大加强了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为获取最大利益,美国支持国民政府发动反共内战,当年美国的一家媒体即明确宣称:"美国在海外阻止共产主义,等于建立军事基地;救济与复兴落后地区,也就是获得商业市场。"为独占中国市场并确保其独占利益,美国还与国民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新的条约。从抗战结束到国民党撤出大陆,美国与国民政府共签订了25个经济协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抗战结束后,处于前现代化的中国与现代化的美国在生产力极端悬殊的情况下,签订了权利完全对等的贸易协议,实质上构成了美国在华新的特权。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贸易壁垒大幅度削减,导致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处于极端不利的竞争地位。产业的普遍落后,竞争力低下,使中国市场完全向美国商品敞开。加上内战的爆发,经济环境的恶化,中国企业完全无法抵御外货的冲击,以致纷纷破产,国统区正常的经济秩序被彻底打破,从而加速了国民党统治下经济的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