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鎢制品的生産概況

鎢被稱爲"工業味精",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稀有礦産資源。鎢及鎢制品具有高熔點、高密度、高硬度,應用廣泛。自19世紀末,鎢第1次被用以生産合金鋼和硬化鋼以來,其産品由初級品到深加工品,種類已達20多種,包括鑽頭、切削刀具、合金、化學用品、醫藥、食品到電子器件、穿甲彈等。鎢已是現代工業社會不可替代的材料之一。鎢産業的健康發展直接影響制造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軍事安全。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非常重視鎢的勘探和開發,將鎢作爲戰略性資源加以儲備,而我國對鎢資源的開發現狀令人堪憂。

我國的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我國鎢礦藏極爲豐富,已探明礦産地252處,分布於23個省(區),以湖南(白鎢礦爲主)、江西(黑鎢礦爲主)爲多,儲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33.8%和20.7%。但是,近半個世紀以來,部分大中型礦山面臨危機:18個大礦山有9個服務年限在10 a以下。鎢礦的過度開采,使優質黑鎢礦資源已近枯竭,而我國70%以上的鎢酸銨産品是由黑鎢礦精礦生産的。現在的保有資源以白鎢礦爲主,占73%左右,而白鎢礦資源的特點是伴生、共生礦多,複雜難選,如,回收水平在國內較高的柿竹園鎢礦,其開采回收率僅爲36%,選礦回收率僅爲63%,礦石品位低,雜質含量高;欒川礦産出的中礦(WO3質量分數53.5%)中,w(Mo)/w(WO3)>5,超過標准精礦的90倍;其他礦山産出的精礦中,As、P、Si、Sn等雜質含量較高,鎢産品大量賤賣出口,資源浪費嚴重。

鎢産業根據鎢産品劃分爲幾個垂直關聯的階段:勘探、采選及冶煉、加工至銷售(出口/國內生産廠)。這幾個垂直關聯階段可以由不同的獨立企業完成,但從鎢産業發展曆程來看,發展趨勢是各垂直階段聯合起來,沿著從生産到銷售這樣的鏈條運作。中國鎢業已有百年發展曆史,大致分爲3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 a,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鎢工業體系;1981~2000年,鎢冶金、加工及硬質合金業發展迅速,産品結構發生很大變化,改變了單一鎢精礦出口局面;21世紀後,鎢業發展進入了全新時期。 鎢産業的快速發展顯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1)鎢礦産資源開采過度;2)國內外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3)鎢産業鏈中,上、中、下遊産業發展不均衡;4)整個産業分布廣、規模小、集中度低;5)産品單一,高、尖、深、細産品不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創新意識不強。這些問題的存在己嚴重影響我國鎢産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威脅到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和生産安全,大大降低了我國鎢工業的整體國際競爭力。

國民經濟的發展拉動了主導産業的快速發展,建材、汽車、鋼鐵、機械加工、金剛石、電子、工程機械等工業的發展,新領域的應用開發,都促使鎢的消費需求大大增加。2006年,粗鎢絲和鎢杆的年産量爲2102t,鎢合金電極等用鎢量爲650 t左右;高密度鎢合金用鎢量約850 t;化工及其他産品用鎢量870 t左右。鎢的消費結構爲:硬質合金48%,鎢特鋼28%,鎢材19%,化工5%。2006年,各領域鎢消費總量爲18 623 t,較2005年(18190t)增長2.38%。 近幾十年來,我國鎢業整體技術水平逐步提高,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鎢品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已經徹底扭轉了單純出口鎢砂的局面,到2000年已基本不出口鎢精礦,初級産品及鎢的中間制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下降,而加工層次較高的鎢制品以及代表鎢工業先進水平的硬質合金等出口量正逐年增長。鎢的深加工制品進入國際市場是變資源優勢爲産業優勢的有效途徑,這標志著我國鎢産業結構正向合理化方向發展。

我國鎢業已有百年發展曆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國鎢資源儲量世界第一,但是資源的不合理應用以及鎢産業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己嚴重影響鎢産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所幸國家已經出臺多項整頓清治政策,並已見成效。鎢及鎢制品因具有高熔點、高密度、高硬度,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開發新産品市場,鞏固舊産品市場,拓展鎢及其化合物的應用領域是目前鎢産業發展的方向。我國的鎢産業應堅持可持續發展觀點,加強管理立法,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提高産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在國際、國內的競爭力。

 

更多信息>>

1.鎢制品
2.鎢的化學制品
3.鎢的金屬制品
4.中國的鎢制品管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