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钛系超导合金介绍

铌钛系超导合金简史

铌钛超导合金在50年代开始为美国人所研究,最初由于未得到高场下的大电流密度,而没能很快地开发和生产。
到1961年,美国人哈姆(J.K.Halm)等人在该国《物理评论》刊物上第一次报道了铌一钛超导合金的Tc。
1962年美国人柏宁柯特(T.G.Berlincounrt)等人首先发表了铌一钛超导合金的Hc2与高的Jc,同年美国人马赛厄斯(B.T.Mathias)在美专利中报道了第一个铌钛超导材料磁体。
此后,铌一钛超导合金材料在国际上走上应用开发阶段。

铌钛系超导合金(niobium-titanium superconelucting alloys)

现有超导电技术中,铌钛超导合金是用得最多的一种超导电材料。
质量比近乎l:1的Nb-Ti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导电性能,其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9.5K,可在液氦温度下运行,它在5T(5万Gs)磁场下,传输电流密度Jc≥105A/cm2(4.2K);最高应用场可达10T(10万Gs)(4.2K)。
合金还具有优良的加工工艺性能,可通过传统的熔炼、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得到超导线材和带材制品。
因此从60年代开始研究后,很快进入了工业化规模生产。
美国在70年代末年产量就达到了百吨;中国在80年代前后也建成了试制生产线。

实用Nb-Ti超导材料大多是简单二元合金,含35%~55%Nb;可添加部分钽和锆来改善超导性能。
由于超导稳定性原因,Nb-Ti超导材料常用纯铜、纯铝或铜镍合金作为基体材料,嵌镶入多股Nb-Ti细芯组合成复合多芯超导材料。
一根超导线可包含有数十股至上万股的Nb-Ti芯,芯径最小达到1μm。
另外,根据使用场合不同,还常常要把多芯线进行扭转和换位,达到降低损耗和增加电磁稳定性效果。

Nb-Ti超导材料的基本加工工艺是:用自耗电弧炉或等离子炉将纯钛和纯铌熔炼成合金锭,后经热挤压开坯,通过热轧和冷拉成棒材;再将Nb-Ti合金棒插入作为基体材料的无氧铜管,复合成单芯棒;并经多次复合组装,加工成多芯Nb-Ti超导线材和带材。
需将材料经受多次大的冷加工(加工率90%以上)和低温(400℃以下)时效热处理,使超导体获得足够的有效钉扎中心,提高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能。
由于超导体零电阻效应带来无焦耳热损耗的特点,以及Nb-Ti超导体在强磁场下能承载很高输运电流的能力,使Nb-Ti超导材料特别适合在大电流、强磁场的电工领域应用。
例如:高场磁体、发电机、电动机、磁流体发电、受控热核反应、储能装置、高速磁浮列车、船舶电磁推进和输电电缆等。

迄今,Nb-Ti合金超导材料最成功的应用是:直径超过1km的大型回旋高能加速器和医疗部门广为使用的磁核共振成像诊断仪。
尽管8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了能在液氮温度(77K)下运行的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体;但铌钛合金超导材料凭借自身独有的优良加工成材性能,良好低温超导电性能,相对低廉的成本和几十年研究生产及应用开发经验,铌钛合金仍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实用超导电材料。

上一篇:铌钛合金简介

下一篇:铌钛系超导合金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