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条掺假识别难应选正规渠道

网传国内4成金条掺假的说法虽然是夸大其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金条掺假的现象。

“金条之中掺杂铱或钨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主要原因就是这两种金属的密度和黄金非常接近,便于将其‘隐匿’到金条之中而不被发觉。”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个人金融部研究员赵炯介绍说,由于黄金密度大,重量一直是检验黄金纯度的重要指标,而“掂金”也是对年轻业务员的基本考核,要求与实际分量不超过10%。因此,掺入铱或钨就是为了蒙混过“重量关”。

掺假背后的暴利,则是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险的原因。赵炯表示,以钨为例,这种金属的价格仅为黄金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根100克的金条,用60%黄金,内核用40%的钨,那成本价格相当于纯足金的70%不到,利差非常大。

既然存在着这种造假的现象,那么普通消费者有没有办法自行识别掺假的金条呢?

“很遗憾,在没有专业检测工具和丰富的识别经验的前提下,普通消费者几乎不可能分辨出掺假金条和真金条。”赵炯直言,如果造假者手段高超,将钨深藏在金条内部,即便用一般的检测仪都难以识别真假。“毕竟检测仪只是检测金条的表层,要想完全识别,只有完全融金后才能分辨真假。”

对此,业内专家给出的建议均是消费者在购买金条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