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過量

人和動物機體對鉬均有較強的內穩定機制,經口攝入鉬化物不易引起中毒。

據報告,生活在亞美尼亞地區的居民每日鉬攝入量高達10~15mg;當地痛風病發病率特別高被認為與此有關。鉬冶煉廠的工人也可因吸入含鉬粉塵而攝入過多的鉬。據調查,這些工人的血清鉬水平、黃嘌呤氧化酶活性、血及尿中的尿酸水平均顯著高於一般人群。

代謝吸收

膳食及飲水中的鉬化合物,極易被吸收。經口攝入的可溶性鉬酸銨約88%-93%可被吸收,膳食中的各種含硫化合物對鉬的吸收有相當強的阻抑作用。

硫化鉬口服後只能吸收5%左右,鉬酸鹽被吸收後仍以鉬酸根的形式與血液中的巨球蛋白結合,並與紅細胞有松散的結合。血液中的鉬大部分被肝、腎攝取。

在肝髒中的鉬酸根一部分轉化為含鉬酶,其餘部分與蝶呤結合形成含鉬的輔基儲存在肝髒中。身體主要以鉬酸鹽形式通過腎髒排泄鉬,膳食鉬攝入增多時腎髒排泄鉬也隨之增多。因此,人體主要是通過腎髒排泄而不是通過控制吸收來保持體內鉬平衡。此外也有一定數量的鉬隨膽汁排泄。

生理功能

鉬作為3種鉬金屬酶的輔基而發揮其生理功能。鉬酶催化一些底物的羥化反應。黃嘌呤氧化酶催化次黃嘌呤轉化為黃嘌呤,然後轉化成尿酸。醛氧化酶催化各種嘧啶、嘌呤、蝶啶及有關化合物的氧化和解毒。亞硫酸鹽氧化酶催化亞硫酸鹽向硫酸鹽的轉化。有研究者還發現,在體外實驗中,鉬酸鹽可保護腎上腺皮質激素受體,使之保留活性。據此推測,它在體內可能也有類似作用。有人推測,鉬酸鹽之所以能夠影響糖皮質激素受體是因為它是一種稱為"調節素"的內源性化合物。

生理需要

2000年中國營養學會根據國外資料,制訂了中國居民膳食鉬參考攝入量,成人鉬的適宜攝入量為60μg/d;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350μg/d

轉頁 >>  [1]  [2] [3] [4] [5]